翻照片之后的一些碎笔,今年春季从斯德哥尔摩坐夜行列车前往马尔默
晚上去吃了新华楼。
在吵闹的大堂里找一张油乎乎的桌子,拿起桌上的号码牌,跑到削面档点一碗双码的杂酱削面,有时还端碗麻油猪血丸子。这算是为数不多真正意义上之于我有所谓长沙记忆的东西。
记得大约十年前面档里还弄了个看起来就很呆的机器人在那里削面,美其名曰高科技,现在想想颇有些当时社会对于未来科技幻想的荒谬。
即使是十年后,外地游客也鲜有来这种地方的。老城区的店面大部分都这样,店里的店员大娘和常连客们都是邻里邻外的社区居民,听不懂长沙话点单都有些困难。
幸好在海外这些年母语也没丢。
我其实远没有那么...
